地址: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沧州经济开发区九河东路15A号
电话:0317-3568600 3098268 3096518
传真:0317-3096518
信箱:czkxcreate@163.com
号码: 061000
网址:www.kxwater.com
 
 
 

第1节前言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环保技术,以其环保效益,超低的运行能耗,及常温操作等特点广泛地被应用于现代制水工业、废水工业及其他非水浓缩/分离工业。在全球范围内,仅仅是反渗透膜的市场就高达5-10亿美元以上,由此带动的相关产业高达数十亿美元。在中国,反渗透膜的市场已经高达3000万美元以上,带动的相关产业则可高达数十亿人民币。所以说,膜市场在中国有着巨大的潜力。在未来的十年之内,膜市场在中国可望达到数十倍的成长。正是因为有着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科学院将膜分离技术列为10年(2000-2010年)中优先发展的二十项高科技之一,并成立了攻关小组。
  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反渗透膜技术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便逐渐成熟并应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而且应用越来越广泛。从中国的发展来看,反渗透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被大规模引进电力工业的火力发电厂。下图的反渗透应用(中国)专利增长曲线表明反渗透被

                      

广大中国技术人员接受则是在1995-1999年间。也正是在这段期间,中国的反渗透市场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反渗透在中国已被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循环冷却水回收处理、市政废水回用处理、中水回用处理、纯净水处理、啤酒行业水处理、医药行业水处理、食品行业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或物料回收、海水淡化处理、船用淡水制取等水工业,以及果汁/奶酪浓缩、药物分离等特种行业。
  膜产品的应用市场是全球化的。几乎没有哪一个国家不在应用膜技术,并从中得益。但是膜技术的研发则集中在美国、荷兰、日本等少数国家。
   美国的FILMTEC公司是众多膜公司中技术开发、制造质量、制造能力及规模均排行第一的顶级膜供应商。FILMTEC公司于1976年开发出世界上第一张复合膜(TFC膜),并拥有复合膜FT30的制造专利。在此基础上,FILMTEC相继开发出苦咸水膜(BW30)、苦咸水低压膜(BW30LE)、苦咸水超低压膜(XLE)、海水膜(SW30)、海水高脱盐率膜(SW30HR)、自来水膜(TW30)、自来水超低压膜(XLE)、抗污染膜(BW30FR)、医药用膜(HSRO)、电子超纯水膜(SG30、SG30LE)、家用纯水膜(HH)、无泵家用纯水膜(Free Pump HH),以及纳滤膜系列NF90 、NF270、NF200、NF等。1984年,美国陶氏化学公司收购FILMTEC公司,从此FILMTEC成为陶氏化学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膜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伴随着制膜技术的发展。早期的制膜工艺为手工制作,而后发展为自动制作。陶氏公司是世界上早期开发出全自动制膜及卷膜技术的公司,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至今仍然为将全自动制膜技术和全自动卷膜技术集于一体,并将其应用于所有规格膜元件制造的供应商。也即,所有陶氏公司的膜产品(8寸、4寸、2.5寸元件)都是全自动制造的。
  值得一提的是,陶氏公司拥有干膜科技,这给客户带来很多贮存、运输方面的便利。
  另外,也不能不提到,陶氏拥有膜面改性专利技术,并制造出第5代抗污染膜,这种抗污染膜在工业废水处理/市政污水处理/中水处理中表现较好,业内公认。
  与您分享一点新技术。陶氏公司掌握的超低压膜(XLE)制造技术。该技术已申请专利,并承诺能制造出世界上运行压力较低的反渗透膜。
  需要强调的是,陶氏采用了6个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来管理控制产品的质量。6个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意味着在100万件产品中,次品不超过3.4件。尽管次品率低达百万分之3.4,陶氏公司仍然为客户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本文在回顾反渗透的发展历程后,将着重讨论两级反渗透在医药行业的应用。您可分享到两级反渗透与传统工艺的区别,也可了解两级反渗透的设计。并学到一些优化两级反渗透的技巧。作者能力所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指正。

第2节两级RO与其他传统工艺的比较

  在制药行业,制造医药用水经历了蒸馏、离子交换、电渗析+离子交换、反渗透+离子交换等方法。近年又兴起两级反渗透(two-pass RO)热。这与现代膜分离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其产品的快速市场化是密不可分的。
  从下表比较中,可看出两级RO和传统工艺的特点。从盐分脱除率来看,两级RO仅次于混床(MB),不过两级RO的产品水电导完全能满足美国新药典USP24(2000年修订版,电导<1.3us/cm)及中国药典对医用纯化水的要求。陶氏产品在国外的应用经验表明,两级RO产品水达到1MW.cm并非难事,个别甚至低达0.25us/cm。从对 SiO2、TOC、病毒细菌脱除能力来看,两级RO几乎是高脱除率的好的选择。同时考虑运行能耗、运行费用,两级RO无疑也是合理经济的。无论是蒸馏,还是离子交换,均有着其致命的弱点。离子交换树脂虽然脱盐率高,但对TOC、细菌病毒的去除率不高,对二氧化硅等弱碱的选择性也不高,而且其再生成本高,废液污染环境。蒸馏过程的不足在于运行能耗过高,不经济;另外,也存在机械携带等影响水质稳定性的问题。

水质
指标

蒸馏

蒸馏+
蒸馏

IX(SAC +SBA)

IX+MB

RO

RO+MB

RO+RO

脱盐率%

>95

>99.8

>95

>99.9

>95-99

>99.9

>99.5-99.9

SiO2脱除

较好

较好

较好

最好

TOC去除率%

较好

较好


(>90)


(>90)

最好 (>99)

去除病毒细菌能力

杀菌力强,去除力较强

杀菌力强,去除力较强

去除力弱,无杀菌力

去除力弱,无杀菌力

去除力强,无杀菌力

去除力强,无杀菌力

去除力最强,无杀菌力

运行能耗

最高

较低

较低

较低

运行费用

较高

两级RO有很多优点,技术上讲是能够取代传统工艺制取医用纯化水的。但是,两级RO的设计及运行仍然有些经验值得大家分享,借鉴。

3两级RO设计

  大家对单级RO一定很熟悉。那么两级RO是不是单级RO的简单叠加呢?不是的!两级RO从设计上讲,有其区别于单级RO的特点。两级RO,顾名思义给水需要串联通过两级RO膜的分离纯化才成为产品水,从运行性能上看,第1级RO和第2级RO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在设计时应考虑这些因素,同时从运行角度也应考虑这些因素。根据一般经验,设计RO系统均应该有一个进水标准和一个出水标准。美国药典USP24对医用两级RO的进水及出水均作了明确规定,进水应满足饮用水标准要求,出水则应达到各类医用纯化水的要求。细节可参阅下一节论述。
   关于两级RO的设计,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1.单泵设计; 2. 双泵设计。
单泵设计
单泵设计即系统只设计1台高压泵。根据欧洲的经验,单泵设计多用于小型或中型两级RO系统,也就是说省去级间升压泵。原理如下图所示

双泵设计
双泵设计即系统设计2台高压泵。根据欧洲的经验,双泵设计多用于大型两级RO系统,也就是说增加级间升压泵,级间水箱可设也可不设。原理如下图所示。

陶氏化学公司为用户提供了用于RO设计的辅助工具软件ROSA4.3。该软件可从陶氏分销商、陶氏网站www.filmtec.com及大型工程公司获得。无论是单泵两级RO,还是双泵两级RO,均可使用软件ROSA4.3进行自动设计。有关ROSA使用参考文件<<ROSA4.3使用指南>>。

4节两级RO的优化

影响医用两级RO水质的因素有给水类型、产品水水质要求、膜的类型、系统回收率及加药调节等。因而可以从影响因素角度来对两级RO进行优化。
4.1 给水类型
 
在医药用水制造过程中,无论是制造包装用产品,还是制造消耗品,制造商都尽量避免用水的污染。其措施有:1. 避免向水中加入外来化学药品;2. 选用干净的水源。中国药典规定制造医用纯化水的原水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如下表所示。虽未对COD作明确规定,但根据自来水的标准,生活饮用水的CODMn应小于3-10mg/L。美国药典也规定制造医用纯化水的原水也达到美国国家环保署(EPA)颁发的美国饮用水标准,如下表所示。其中,二级标准NSDWR,以铜/氟离子来看,比一级标准NPDWR更严。两级RO对TOC大于99%的去除率可望将生活饮用水的COD降至0.03-0.10mg/L以下,实际上远低于此水平,完全符合USP24要求TOC小于500ppb的标准。

水质指标

中国饮用水标准(GB5749-85)

美国饮用水标准
NSDWRNPDWR

Cl- (mg/L)

<250

<250

SO42- (mg/L)

<250

<250

TDS (mg/L)

<1000

<500

pH值

6.5-8.5

6.5-8.5

YD(mg/L, 以CaCO3计)

<450

 

Fe2++Fe3+

<0.3

<0.3

Al3+

 

<0.05-0.2

Mn2+

<0.1

<0.05

Cu2+

<1.0

<1.0<1.3

Zn2+

<1.0

<5.0

Cr6+

<0.05

<0.1

F-

<1.0

<2.0<4.0

NO3- (mg/L, 以N计)

<20

<10.0

NO2- (mg/L, 以N计)

 

<1.0

无机 Hg

 

<0.002

Ba

 

<2

CN-

 

<0.2

Se 硒

 

<0.05

Tl 铊

 

<0.0005

Sb 锑

 

<0.006

Be 铍

 

<0.004

Cd 镉

 

<0.005

Pb 铅

 

0.0


   一旦纯化水的处理系统建立起来,在运行过程中,给水品质的好坏对产品水品质来讲,是有直接影响的。好的给水必然产出好的产品水。劣质给水则有可能导致产品水不合格。当给水水质劣化时,如超出系统的适应能力,则应增加处理环节。所以在RO设计之初,充分掌握给水水质变化规律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给我们充分的设计依据,增加处理环节,提高适应给水劣化的能力。
4.2 产品水水质要求
 
由于中国的药用水多借鉴美国药典标准。这里首先介绍一下美国药典USP(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的概况。新的美国药典USP24将药用水分为8种。
1.饮用水(Drinking Water)
  饮用水直接取自市政给水管网或民间的给水设施,如水井等,主要用于化学合成的初始阶段或者制药设备的初洗,它是其他各种药用水的原料水。药用水符合美国国家环保署或欧盟、日本颁布的国家药用水卫生标准。
2.纯化水(Purified Water)
  纯化水以药用水为原料水,采用适宜的方法制取。纯化水作为赋形剂用于普通制剂,也可用作生产工艺用水,如设备清洗,大批量化学药物生产,或作生产注射用水的原料水。
3.注射用水(Water for Injection)
  注射用水以饮用水或纯化水作原料水,采用蒸馏或反渗透法制取,而且蒸馏或反渗透作为处理步骤。注射用水是注射剂的赋形剂,主要用于大批量非肠道药品的生产或设备清洗,其水质符合纯化水的理化指标,同时还需满足细菌内毒素的指标要求。
4.灭菌纯化水(Sterile Purified Water)
  灭菌纯化水是包装并灭菌的纯化水,主要用于非肠道药物以外的灭菌制剂。
5.灭菌注射用水(Sterile Water for Injection)
  灭菌注射用水是包装并灭菌的注射用水,主要用于临时处方配料,作非肠道药物制剂的稀释剂。
6.抑菌剂注射用水(Bacteriostatic Water for Injection)
  抑菌剂注射用水是加有抑菌剂的注射用水,用作非肠道药物制剂的稀释剂。
7.灭菌灌注用水(Sterile Water for Irrigation)
  灭菌灌注用水是灭菌的一次剂量包装的注射用水,供灌注用。
8.灭菌吸入用水(Sterile Water for Inhalation)
  灭菌吸入用水是灭菌的适宜包装的注射用水,用于吸入疗法。
其中,纯化水和饮用水是其他药用水的基础。USP专门就其作出了规定。参考下表。

USP纯化水规范

理化指标

USP XXII

USP24

pH

5-7

5-7

Cl-

<5.0

n/a

SO42-

<1.0

n/a

NH3

<0.1

n/a

Ca2+

<1.0

n/a

CO2

<5.0

n/a

重金属

<0.1

n/a

总固体(TS)

<10

n/a

可氧化物

高锰酸钾试验

n/a

TOC

n/a

<500ppb

电导率(us/cm)

n/a

 

一级

 

<1.3 (在线或立即离线;T>25°C)

二级

 

<2.4 (离线;T=24-26°C)

三级

 

2.4-5.8 (离线;T=24-26°C)

原水

EPA药用水标准

EPA NPDWR

n/a =不适用 (not applicable)

EPA = 环境保护署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NPDWR =国家初级饮用水规程 (National Primary Drinking Water Regulations)


  老版本的USP要求控制9项指标,但新版的USP24在理化指标上只要求控制2项综合指标:导电度及TOC。导电度分为在线和离线等3个标准。其中,离线电导率的要求比在线电导率更严。
  有了纯化水的标准,我们就很容易的判断两级RO的产品水是否合格。
4.3 膜的类型
  膜的选择对两级RO来讲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到底该怎样来选择合适膜呢?这里将从膜面电性/病毒脱除率/稳定性/可热消毒等角度加以论述。
4.3.1 膜面的电性合理性探讨
  
反渗透膜的膜面一般都制成负电性,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而且长期的实践证明这是非常合理的选择。但是某些资料宣称,在双级RO中,第2级RO采用带正电的RO膜可以提高水质稳定性。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和质疑。其一,带正电的膜有其明显的不足。国外的研究报告表明,第2级RO的污堵物成分主要为微生物粘泥、有机物等,而天然水体中微生物、有机物多数带负电,所以带正电的膜毫无疑问会增加膜被微生物/有机物污堵的危险。带负电的膜则因为同种电荷排斥而能降低微生物/有机物污堵的可能性。所以从污堵的角度讲,选择带负电的膜更为合理。其二,国外的经验表明,第2级RO的稳定性完全可通过其他合理办法解决,诸如合理地选用性能更稳定的负电膜,调整系统的回收率,调节给水的pH值,调节NaOH的加药点,调节加药类型等。其三,我们在欧洲的经验表明,设计合理的两级RO达到1.0MW.cm的水


质并不是极难之事,个别甚至达到0.25us/cm。关键是科学地设计和科学地运行RO系统。
这里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带负电的TFC复合膜对低浓度(1-10mg/L)的NaCl到 底有多大脱除率。参考下图。测试条件为pH6.5,压力选用15Bar。一般来讲,苦咸水的一级RO的产品水电导率在5.0us/cm以上,折算成TDS为>2.5mg/L,这样从上图中查出对应的Cl-离子的脱除率在99.5%以上,Na+离子的脱除率则在 97.5%以上。这个脱除率实际上比正电膜宣称的效果(97%)还好。

4.3.2 膜的稳定性探讨
 
就稳定性而言,陶氏公司的FILMTEC反渗透膜是行业内好的。这种稳定性不仅表现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而且表现在清洗后的性能回复快/衰减小,如下图所示。陶氏膜的稳定性正是来源于其精湛的制膜工艺。几乎所有品牌的供应商均宣称RO膜的有效脱盐层厚度为0.2微米,但是有关专利却显示有的品牌其实际的厚度从0.02-2.0微米不等。而陶氏膜脱盐层则相对均匀得多。为什么有如此巨


大的差别呢?这是因为陶氏膜不需经过后处理,所以没有产生薄弱点,在实践中表现为运行稳定性好;但其他品牌的制膜工艺中则有后处理,从而产生了不确定的薄弱点,进而导致膜的长期运行不稳定。后处理本身反映了制膜工艺的均匀性不足。
  此外,陶氏反渗透膜的清洗和运行pH范围在所有品牌中是宽的。运行pH范围宽表现为适用的进水水质范围宽;清洗pH范围宽则反映为膜耐严厉酸洗或严厉碱洗的能力强。有关清洗pH范围的比较参考下表。不论是清洗还是运行,陶氏膜的pH上/下限均宽1个单位,也就是说陶氏膜耐酸碱的能力比其他品牌至少强10倍以上。正因如此,陶氏公司推荐的标准清洗方法为强酸(0.2%HCl)强碱(0.1%NaOH+0.1-1%EDTA)清洗,而不是弱酸弱碱。

项目

BW30

其他品牌

清洗

 

 

下限

1

3-5

上限

12

10

运行

 

 

下限

2

3

上限

11

10

4.3.3 病毒脱除能力探讨
有关反渗透膜的病毒脱除能力参考以下例子。
在该试验中,美国的AQUA 2000 研究中心选用了包括陶氏BW30在内的5种膜。并选用在病理学研究上典型的病菌MS-2噬菌体作为研究对象。噬菌体的体型 大小约50纳米(nm),如下图所示。

 


噬菌体的脱除效果如下表所示。可见不同品牌的膜对MS-2噬菌体脱除效果有很大的差别。陶氏化学的BW30膜元件具有脱除病毒的能力。

膜类型

试验次数

结果均值

结果范围

TFC复合膜

 

 

 

BW30

11

>6.5

>3.4->7.4

其他品牌1

10

5.6

3.7-6.9

其他品牌2

14

2.7

1.4-5.8

CA膜

 

 

 

其他品牌3

3

>4.9

>4.5->6.0

其他品牌4

4

4.6

1.9-5.0

*注:有关数据摘自Journal AWWA, 90(9), 130 (1998)。有关BW30/其他品牌1/其他品牌2对MS-2噬菌体脱除率的比较的柱形图见下一页。

4.3.4 膜的热消毒探讨
 
热消毒作为杀灭有机组织的有效的方法,在医学领域始终倍受青睐,因为热能可穿透生物膜,且分布均匀,可以减少化学药品用量。陶氏公司近年开发出可热消毒的反渗透膜(HSRO)。这种膜主要为制药和电子半导体行业开发设计的。目前,陶氏公司可为客户提供两种可热消毒的元件,其规范如下表所示。

产品名称

膜面积

ft2(m2)

稳定后的产水量

GPD(m3/d)

典型的稳定后

脱盐率

HSRO-4040-FF

85 (7.9)

1900 (7.2)

99.5%

HSRO-390-FF

390 (36)

9000 (34)

99.5%

可热消毒的反渗透元件(HSRO)有其独特的设计。8寸规格见下图所示。
  特别之处在于,其一,元件结构设计上,可热消毒元件去掉了用于盐水密封的O形环。其二,元件的外壳不再使用玻璃钢或PP胶带,而是较软的聚丙烯网。其三,在元件的两端,防止膜片发生望远镜效应的装置(ATD)由过去的固定式改为活动式。这种更新设计,可消除普通反渗透元件与压力容器内壁之间的死区,从而有效控制微生物的繁殖。
   可热消毒元件,顾名思义是可用热源消毒的。与普通元件不一样的是,HSRO元件在初次使用之前,应用热水进行稳定化处理。其方法如下:

  1. 在低压低流速下,用RO产品水级的水充分冲洗(>2h)HSRO系统,冲洗废水排放掉。
  2. 在低压(<25psi)下,用温和(<45°C)的热水打循环。
  3. 以低于4°C/min的速率逐渐升温到80°C。
  4. 恒温至少30min。
  5. 以低于4°C/min的速率逐渐降温到45°C以下。
  6. 冲洗HSRO系统。稳定处理完毕。稳定处理的过程会有通量的损失,这是正常的。规范值是指稳定后的参数。
    HSRO元件和普通玻璃钢元件的尺寸比较如下表。HSRO和普通玻璃钢元件具有同样的尺寸。

元件类型

膜长A英寸(mm)

接口B英寸(mm)

膜外径C 英寸(mm)

HSRO-4040-FF

40.00 (1016)

0.75 OD (19)

3.9 (99)

普通4”FRP元件

40.00 (1016)

0.75 OD (19)

3.913(99.4)

HSRO-390-FF

40.00 (1016)

1.125 ID (28.58)

7.9 (200)

普通8”FRP元件

40.00 (1016)

1.125 ID (29)

7.9 (201)

接下来,讨论一下HSRO的测试效果。
杀菌效果热消毒后,产品水的细菌浓度几乎从1.0cfu/100ml降到了接近0的水平。参考后图。

脱盐效果
热消毒后,HSRO元件的脱盐率和冷元件几乎一样。参考后图。

产水效果
  和冷RO元件相比,HSRO产水量的变化类似。经初次热消毒后,HSRO元件的产水量与冷元件相比有所下降。需强调的是,这种下降是正常的。规范值即指热稳定化后的参数。参考后图。热消毒元件(HSRO)在对微生物要求很严的医药用水系统中,有其独到的 优势和使用价值。

4.4 系统回收率
  系统回收率是给水浓缩度的函数。给水浓缩度越高,系统回收率也越高。相反地,产品水水质则随着系统回收率的提高而降低。这是因为,系统回收率提高后,给水浓缩加剧,进而导致膜面的边界层盐分浓度急剧升高。其结果是,盐分透过膜层的驱动力增加,产品水含盐量增加。为了制得合格的两级RO产品水,除了选择合适的品牌膜之外,调节系统的回收率也是十分重要的。国外的经验表明,即使选用稳定脱盐率99.0%的低压膜BW30LE-440,通过合理调节系统及各级RO的回收率,也能制得合格的两级RO产品水。
  实践表明,当苦咸水的回收率达到85%时,多半会结垢。所以,大型一级RO系统的回收率一般设75%,留10%的裕度。对大型两级RO系统来讲,系统回收率可设70-75%,而且第2级RO的浓水都应再循环利用,因为这个浓水比给水水质还好。一般,第1级RO的回收率控制在70-80%的范围内,第2级 RO的回收率控制在50-90%的范围内。
  那么该怎样来合理的选取两级RO的回收率呢?这里,我们首先应掌握一些经验规律。经验表明,第2级RO的回收率对产品水质的影响超过第1级RO的回收率的影响。而且有人研究过,增加第2级RO的回收率,对产品水品质有相当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其实这并不能显著减少浓水排放量。选择回收率的关键是第2级。第1级回收率一般选择75%,如果给水预处理有软化,则该回收率可适当提高(<90%)。第2级RO的回收率选择则应考虑第1级给水品质的好坏。有如下经验。
  如果给水DD<400us/cm,则可考虑控制第2级RO的回收率80-90%;
  如果给水DD=400-600us/cm,则可考虑控制第2级RO的回收率75-85%;
  如果给水DD>600us/cm,则可考虑控制第2级RO的回收率70-80%;
  如有其他未知因素影响,对每种情况,还应酌情下调回收率。比如欧洲客户选用低压膜BW3OLE-440元件用于两级RO系统,其第2级RO的回收率就是60%,因有软化第1级则高达90%,运行良好。
  应当指出,调节回收率是提高水质的重要方法,有时它还应同其他调节方法协同使用,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4.5 加药调节
  加药调节在两级RO系统中十分重要。所需加入的调节药品分为三类:阻垢剂、酸(HCl)、碱(NaOH)。
阻垢剂
  阻垢剂主要是抑制各种难溶或微溶垢的形成。一般来讲,预处理合格的给水进入RO膜系统之后多半会因浓缩而产生结垢倾向。抑制垢的产生,有多种方法,加酸降低给水LSI,离子交换树脂软化除硬/脱碱,加入阻垢剂,等等。加入阻垢剂是常规的阻垢方法。有关阻垢剂加药量的计算请参考相应厂商的技术文件。有关阻垢的基础知识也可参考陶氏公司提供的<<反渗透膜技术手册>>。
酸 (HCl)
  在两级RO系统中,加酸有两种作用。其一,降低给水pH值,从而降低浓水的拉格朗日饱和指数(LSI),达到抑制碳酸钙垢目的。有时,当给水pH值高达8.3以上时,加酸可以阻止阻垢剂超出使用范围,从而提高阻垢剂的效果。其二,当给水中含NH3.H2O或其他弱碱较显著时,加酸以适当降低给水的pH值有利于在一级RO中充分去除这些成分,提高产品水水质。当然,给水的pH值不宜低于5.5,一般控制6.0-6.5比较合适。
碱(NaOH)
  加碱的主要目的是中和二氧化碳,从而提高两级RO的产品水质。这里先讨论一下,RO工程实践中去除二氧化碳的方法。
  方法一、采用除碳器。除碳器有鼓风填料式和真空式两种。鼓风填料式除碳器更适用于CO2>10ppm以上的系统;真空式除碳器则适用于 CO2<10ppm的系统。 CO2<5ppm时,采用除碳器效果不好,故应采用其他化学加药办法,比如加NaOH调节。
  方法二、加碱(NaOH)中和。加碱更适合于去除低浓度的二氧化碳。实践上,由于一级RO纯水的酸碱缓冲性已经很小,故用一个pH点值来自动控制加药操作有些难度,科学一些的办法是控制二级RO给水pH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
在两级RO中,用NaOH调节给水pH值有两种工艺。一种,在一级RO的给水中加NaOH;另一种,在二级RO的给水中加NaOH。这两种工艺的特点比较如下表。

指标

一级RO给水加碱

二级RO给水加碱

pH控制范围

8.3-8.6

8.3-8.6

水溶液的缓冲性

加药量

加药控制难易

较易

较难

产品水质稳定性

更稳定

相对有波动

原水软化

需要

不需要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在一级RO的给水中加碱,那么就需要在预处理中增设离子交换软化,以防止一级RO结垢。
离子脱除率%
   在二级RO给水中加碱,pH值不宜超过8.5。下图可给我们一些启示。下图是在1mg/L的NaCl溶液中保持压力1.5Bar,在不同的pH下,TFC复合膜对Na+和Cl-离子的脱除效果。可以看出,当pH>5.5时,Cl- 的脱除率>99.5%;当pH<5.5时, Cl- 离子的脱除率随pH减小而迅速下降。当pH<5.5时, Na+离子

的脱除率随pH减小而上升;当pH>5.5时,则更复杂一些,在pH=6.5-8.6的范围内,Na+离子的脱pH值除率有一个较高的凸起。正是这个凸起在两级RO设计运行中有重要意义,它为我们控制第2级RO给水pH值<8.6提供了依据。很明显,当pH>8.6时,Na+离子的脱除率迅速下降,需要指出的是,此时Na+离子以NaOH形式漏过,而不是NaCl形式。也就是说,加入过多的NaOH反而会降低两级RO的产品水质。在二级RO给水中加碱,pH值不宜低于8.3。从下图可以清除的看出,当pH值低于8.3时,尚有相当比例二氧化碳未离子化,故不利于二氧化碳的去除。

 

单从去除二氧化碳的角度,pH值越高越好。但pH过高又会引起NaOH的脱除下降。总括两者,pH控制在8.3-8.6范围内较好,若能控制在8.4-8.5则更好。
5两级RO的案例
在两级RO上,可供选择的陶氏膜有如下数种:
8”规格4”规格2.5”规格
BW30-365BW30-4040BW30-2540
BW30-400TW30-4040TW30-2540
BW30-365FR HSRO-4040-FF
BW30LE-440
HSRO-390-FF
在标准测试条件下,除低压膜BW30LE-440的NaCl典型脱除率为99.0%以外,其余上述元件对NaCl的典型脱除率均可达到99.5%。
下面分享一个用陶氏低压反渗透膜的例子。该案例发生在欧洲。
第1级参数如下:
Feed:7.41 M3/H,373 MG/L,15.0 Deg C11.4 BAR
Recovery:90.1 Percent
Array:123
No.of PV:111
Element:BWLE-440BWLE-440BWLE-440
No.El/PV:222
El.Total:222
BackP (BAR): 0.00.00.0
Recyc M3/H:2.00.00.0
Recyc From:300
Fouling Factor:0.80
FEEDREJECTAVERAGE
Pressure(BAR)11.49.610.2
Osmotic Pressure(BAR)0.22.11.3
NDP(Mean)=8.9 BAR
Average Permeate Flux=27.2 L/M2/H, Permeate Flow=6.67 M3/H
RecoveryPermeateFeed FeedFeed
Array El.No.(Perm/Feed)M3/D MG/LM3/HMG/L PRESS(BAR)
11.13530.51119.4112111.1
2.15129.47148.1129410.8
21.166 27.45196.9152210.3
2.19126.39265.8182010.1 *
31.21624.14344.722449.7
2.25322.22493.728519.6 *
Array:TotalArray 1Array 2Array 3
Reject (M3/H):6.94.70.7
Reject (MG/L):152222443802
Perm (M3/D):160605446
Perm (MG/L):24122241
测量值(Measured): 5.3 uS/cm
Permeate, (MG/L as Ion)
Array:TotalArray 1Array 2Array 3
NH40.00.00.00.0
K0.10.10.10.2
Na6.63.46.011.3
Mg0.00.00.00.0
Ca0.00.00.00.1
Sr0.00.00.00.0
Ba0.00.00.00.0
HCO311.36.010.419.3
NO34.82.44.48.5
Cl0.50.30.40.8
F0.00.00.00.0
SO40.60.30.61.0
SiO20.00.00.00.0
Feed/Reject, (MG/L as Ion)
FeedReject 1Reject 2Reject 3
NH40.00.00.00.0
K1.76.910.217.3
Na102.2416.8614.51041.1
Mg0.10.40.61.0
Ca1.56.29.215.7
Sr0.00.00.00.0
Ba0.00.00.00.0
HCO3214.4880.51299.22204.5
NO326.8101.9148.9248.1
Cl9.237.855.894.6
F0.10.40.61.0
SO417.170.9104.8178.2
SiO20.00.00.00.0
To Balance 0.1 MG/L Sodium and 0.0 MG/L Chloride added to feed.
Feed water is Well or Softened Water (BW) SDI < 3
第2级参数如下:
Feed:6.67 M3/H,19 MG/L,16.0 Deg C16.5 BAR
Recovery:60.0 Percent
Array:1
No.of PV:1
Element:BWLE-440
No.El/PV:2
El.Total:2
BackP (BAR):0.0
Recyc M3/H:1.0
Recyc From:1
Fouling Factor:0.77
FEEDREJECTAVERAGE
Pressure(BAR)16.515.916.0
Osmotic Pressure(BAR)0.00.00.0
NDP(Mean)=16.0 BAR
Average Permeate Flux=48.9 L/M2/H, Permeate Flow=4.00 M3/H
RecoveryPermeateFeedFeedFeed
Array El.No.(Perm/Feed)M3/D MG/LM3/HMG/L PRESS(BAR)
11.26248.1707.72516.2
2.35247.7705.73416.0 *
Array:TotalArray 1
Reject (M3/H):2.7
Reject (MG/L):53
Perm (M3/D):9696
Perm (MG/L):00
测量值(Measured): 0.25 uS/cm
Permeate, (MG/L as Ion)
Array:TotalArray 1
NH40.00.0
K0.00.0
Na0.10.1
Mg0.00.0
Ca0.00.0
Sr0.00.0
Ba0.00.0
HCO30.10.1
NO30.10.1
Cl0.00.0
F0.00.0
SO40.00.0
SiO20.00.0
Feed/Reject, (MG/L as Ion)
FeedReject 1
NH40.00.0
K0.10.3
Na5.214.5
Mg0.00.0
Ca0.00.0
Sr0.00.0
Ba0.00.0
HCO39.125.5
NO33.59.8
Cl0.41.1
F0.00.0
SO40.51.4
SiO20.00.
To Balance 0.1 MG/L Sodium and 0.0 MG/L Chloride added to feed.
Feed water is RO Permeate


 

 


 
主营设备:反渗透设备、智能化水处理设备、纯净水设备变频设备、过滤设备、电渗析设备、离子交换、电气控制设备
2005-2021 版权所有 沧州市科信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建议使用1024*768的分辨率浏览本站